一、營業許可證的定義與內涵
營業許可證是法律規定的某些行業必須經過許可,而由主管部門辦理的許可經營的證明。它是特定行業經營的許可證明,與營業執照有所不同,營業執照是企業合法經營的憑證,而營業許可證是針對特定行業經營資格的一種許可文件。例如煙草專賣許可證,只有獲得該許可證的企業或個人才能夠合法地從事煙草的專賣經營活動;藥品經營許可證則是從事藥品經營的必要許可,涵蓋藥品的批發、零售等相關業務,這確保了藥品經營企業在藥品的采購、儲存、銷售等環節都符合相關的醫藥管理規定,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也是如此,鑒于危險化學品的特殊性,其經營需要嚴格的安全管理和專業的操作流程,該許可證的存在就是為了規范危險化學品的經營活動,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營業許可證真假的辨別方法
(一)實地查詢核實
到營業許可證上標明的企業住所所在地的相關主管部門進行查詢核實。例如,如果是食品經營許可證,可以到當地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查詢;若是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則到對應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查詢。這種方式直接與發證機關進行溝通,獲取的信息準確可靠,但可能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二)
二維碼掃描
- 部分新版的營業許可證上都會有二維碼,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核實。如果掃描二維碼產生的信息與營業許可證上的信息一致的話,該營業許可證即為真;如果掃描二維碼產生的信息與營業許可證上的信息不一致或者不產生信息的話,該營業許可證即為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確保掃描二維碼的設備和軟件正常運行,避免因技術問題導致誤判。
-
- 在互聯網“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企業相關的營業許可證為例,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可以通過企業名稱、注冊號等信息進行查詢。查詢時,要仔細比對系統中顯示的企業經營范圍、許可經營項目等與營業許可證上的內容是否相符。如果存在差異,就需要進一步核實營業許可證的真實性。不同行業可能也有自己專門的信用信息查詢平臺,這些渠道可以查詢金融機構相關營業許可證的真實性等信息。
(三)文件內容審查
審查基本信息
- 仔細查看營業許可證上的企業名稱、注冊號碼、企業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冊資本(如果有要求)、企業類型、經營范圍、營業期限、成立日期、發證日期等內容。例如,從企業名稱可以初步判斷企業的大致性質,注冊號碼也有一定的規律,如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注冊號碼位數和編碼規則有所不同,內資企業一般是13位,外資企業一般是6位,并且內資企業的13位號碼的前面2位一般都是省份代碼,像上海是31,浙江是33,江蘇是32等。如果注冊號碼與企業性質不匹配,就需要警惕營業許可證的真實性。
許可范圍與實際經營的匹配性
- 檢查營業許可證上注明的許可經營范圍與企業實際從事的經營活動是否一致。例如,一家企業的營業許可證上標明的經營范圍是餐飲服務,但實際卻在從事娛樂經營活動,這顯然是不符合規定的,對于一些特殊行業,如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其營業范圍中必須注明一類、二類醫療器械的批發等內容,如果實際經營超出了許可范圍或者未按要求注明相關內容,營業許可證的真實性就值得懷疑。
三、營業許可證造假的案例
(一)藥品經營許可證造假案例
在2023年7月,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恩平市沙湖鎮國春藥店進行日常檢查時發現,該店《營業執照》的經營者及《藥品經營許可證》上注明的企業負責人均為譚某,其于2020年1月取得藥品經營許可后將《藥品經營許可證》出售給現經營者何某。這種非法買賣藥品經營許可證的行為嚴重違反了藥品經營許可管理制度,擾亂了藥品市場的正常秩序,對公眾用藥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
(二)企業財務造假涉及營業許可證相關案例
在眾多企業財務造假案例中,也可能涉及到營業許可證造假或者違規使用的情況。例如一些上市公司為了達到上市融資、維持股價或者其他目的,可能會虛構經營業績,這其中就可能包括偽造相關的營業許可證或者在不具備經營許可的情況下虛假宣稱有經營資格。像康得新復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編造虛假合同、單據虛增收入和成本費用,累計虛增利潤115億元,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涉及到需要特殊營業許可證才能開展的業務,還有宜華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通過虛構銷售業務等方式,累計虛增收入71億元,累計虛增利潤28億元,同樣如果涉及特殊許可經營業務,營業許可證的真實性和合規性就值得深入調查。
四、營業許可證造假的處罰
(一)食品經營許可證造假處罰
對于偽造、涂改、倒賣、出租、出借、轉讓食品經營許可證的,由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如果涉及到假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可能會面臨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的處罰。
(二)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造假處罰
根據《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2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5號,2015年進行了修改)規定,偽造、變造或者出租、出借、轉讓經營許可證,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經營許可證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三)其他行業營業許可證造假處罰的共性
一般來說,營業許可證造假除了面臨經濟上的罰款之外,還可能導致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相關責任人可能會被禁止在一定期限內再次申請企業登記或者從事相關行業的經營活動。同時,如果造假行為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對營業許可證造假行為的嚴厲打擊,以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和公眾利益。
五、防范營業許可證造假的措施
(一)企業登記實名制與身份核驗
申請人的責任
- 企業登記實行實名制,申請人應當配合登記機關核驗身份信息。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實名認證系統,采用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實名驗證。當事人為企業的,應當配合登記機關通過核驗電子營業執照的方式進行身份核驗;未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的,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等自然人應當進行實名驗證。這有助于從源頭確保申請營業許可證的主體身份真實可靠,減少造假的可能性。
對委托辦理的規范
- 受委托的自然人或者中介機構代為辦理登記事宜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表明其代理身份,不得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法律文件、印章、簽名,不得采取欺詐、誘騙等不正當手段,不得教唆、編造或者幫助他人編造、提供虛假信息或者材料;不得以轉讓牟利為目的,惡意大量申請企業登記,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
(二)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與協作
構建溝通協調機制
-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構建防范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的溝通協調機制,強化信息共享核驗,加強源頭預防,推進全過程控制,依法及時查處違法行為。例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建立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共享機制。登記機關在辦理國有企業登記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通過信息化等方式,查驗比對國有企業登記信息與產權登記信息。信息查驗比對不一致,不符合有關登記申請規定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并出具不予登記通知書。
企業名稱預防性保護機制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建立企業名稱預防性保護機制,完善企業名稱禁限用管理制度,加大企業名稱合法權益保護力度。這有助于防止企業名稱被冒用用于偽造營業許可證等造假行為,從名稱管理的角度加強對營業許可證造假的防范。
(三)企業自身的防范意識與監督
企業內部管理
- 企業自身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對營業許可證的申請、保管、使用等環節進行嚴格管理。例如,指定專人負責營業許可證的管理工作,定期對營業許可證進行檢查核對,確保許可證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同時,企業在與其他企業進行商業合作時,應當對合作方的營業許可證進行嚴格審查,避免與持有假營業許可證的企業進行合作,降低經營風險。
公眾監督與舉報
- 鼓勵公眾對發現的營業許可證造假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相關部門可以設立舉報渠道,如舉報電話、郵箱或者在線舉報平臺等,對舉報屬實的給予一定的獎勵。公眾的監督可以形成全社會共同防范營業許可證造假的良好氛圍,提高造假行為被發現的概率,從而有效遏制營業許可證造假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