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切換城市]
歡迎來到好順佳財稅法一站式服務平臺!
好順佳集團
2024-09-26 10:05:04
3806
各類資質· 許可證· 備案辦理
無資質、有風險、早辦理、早安心,企業資質就是一把保護傘。好順佳十年資質許可辦理經驗,辦理不成功不收費! 點擊咨詢
建筑資質的未來發展趨勢呈現出不斷改革和優化的特點。近年來,中國建筑行業經歷了一系列的資質改革,旨在適應市場變化和行業發展的需求。
從政策層面來看,政府一直在推動建筑資質制度的改革,以提高行業的效率和競爭力。例如,改革將做好新舊政策過渡銜接,設置1年的新舊資質過渡期,并實行簡單換證,即按照新舊資質對應關系直接換發新的資質證書,不再重新核定資質,減輕企業換證負擔,確保新舊政策平穩過渡,至少未來一年。
隨著“十四五”時期的到來,建筑行業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強調了建筑行業的轉型發展,這也必然會對建筑資質的要求和管理產生影響。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建筑資質的標準和要求可能會更加注重企業的信譽、業績、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以推動建筑企業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目前來看,建筑行業資質全面取消的可能性不大。
建筑行業是重型政策行業,任何對資質的修改或變動都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近年來,雖然一直在“淡化企業資格”并簡化企業資格標準,但資質作為建筑企業的“黃金招牌”,其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視。
從過往的政策調整來看,如2014年11月,住建部將專業承包資格的數量從60個減少到36個;2016年10月,住建部簡化了并取消建筑企業(每個類別中最低的除外)注冊對建筑商、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人員、具有工作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的指標進行評估等。但這些調整都是逐步進行的,并非全面取消。
建筑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根據住建部和中建協出版的《2016年中國建筑業發展統計分析》,目前全國有83,017家建筑企業,建筑業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占社會從業人數的 %。而資格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直接影響到大部分企業的生存狀況。如果搞“一刀切”,可能直接開啟建筑市場的“紅海時代”,遺患無窮。
在新的以“信用”為核心的行業監管體系成型之前,資質改革恐怕還是逐漸推進的,“一刀切”全面取消的可能性非常低。
在國內,建筑資質政策一直在不斷調整和改革。
2023年上半年,全國建筑業實現增加值37003億元,同比增長 %,增速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但同時,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3113億元,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同比增長 %,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幅低 個百分點。
從地區來看,2023年上半年,江蘇、浙江、廣東建筑業總產值均超過了1萬億元,分別達到 億元、 億元和 億元,分別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 %、 %和 %。
從企業數量和從業人數來看,2023年6月底,全國有施工活動的建筑業企業139740個,同比增長 %;從業人數 萬人,同比減少 %。
從新簽合同額來看,2023年,全國建筑業新簽合同額 億元,同比下降 %,新簽合同額的變化也反映了建筑市場的動態。
在國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建筑資質政策也各有特點,但總體趨勢也是朝著更加規范和嚴格的方向發展,以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建筑資質全面取消的可能性較小。
如果直接取消建筑資質,并且沒有過渡性的替代監管體系,整個建筑市場將陷入混亂。例如,可能導致一些不具備相應能力和條件的企業進入市場,從而影響工程質量和安全。
建筑資質的改革“動全身”,直接影響到大多數企業的生存。取消資質可能引發建筑市場的無序競爭,使得優質企業難以凸顯優勢,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從稅收角度看,取消建筑業在勞務發生地預征稅款的建議,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統籌研究。看似一個簡單的繳稅程序調整,就能影響到方方面面。
對于建筑企業,地方政府一直強行要求在當地設立分公司,多是出于同樣的考慮。更何況,對建筑業資質標準中一個數字或指標的調整,都可能引發一次震動整個行業的小“地震”。
近期建筑資質改革有以下重要消息:
剛剛,住建部規定,施工綜合資質將10類總包特級資質(房屋建筑、公路、鐵路、港口與航道、水利水電、電力、礦山、冶煉、石油化工、市政公用)調整為施工綜合資質,施工綜合資質不分等級,取得施工綜合資質的企業可承擔各類工程的施工總承包、項目管理業務。
企業資信能力一欄新增“具有施工總承包甲級資質中的 2 項以上”。
企業資信能力一欄取消“企業注冊資本金3億元以上”的要求。
企業主要人員一欄新增“其中申報施工綜合資質的 2 項施工總承包甲級資質對應專業的一級注冊建造師均不少于 20 人。
技術負責人必須為一級注冊建造師,且完成主持過甲級資質要求的至少2項工程業績。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文明確,、工程設計、建筑業企業、工程監理企業資質,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可直接申請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二級資質。
< 上一篇:建筑企業資質高級工程師
您的申請我們已經收到!
專屬顧問會盡快與您聯系,請保持電話暢通!